三亿体育对服装设计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必须厘清和明晰它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就比较完整的概念而言,服装设计是指遵循一定的设计程序,运用造型这一手段,根据形式美的法则,通过多个环节或类别的再次设计,赋予抽象的设计构思以材料、形态、色彩、节奏和韵律感,使之以实物的形式与人体进行优化组合的活动,并且通过其外形在某种程度上展现其内在的精神气质以及时代感。因此,服装设计是多个环节的、有目的的、需要多种手段的行为和创意的总称。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可以将其划分为服装的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三个主要环节。所以,教师必须将三个环节的教学内容融合贯通,使学生在大局观上有整体性地把握。服装设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课堂上的理论教学,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生缺乏实践机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以及实践空间和环境有限等困境,这往往导致很多职业学校在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并相沿成习。基于此,很多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师都认为,除了相应的提高教师本身的实践经验和能力,完善学校的实践场地,加强校企合作以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外,学校更应该鼓励教师和学生广泛参与全国乃至全球的各类服装设计大赛,提升教师和学生的设计素质。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一旦有了良好的参与意识,不但使本校师生在比较中知道自我的优劣,也自然培养了本校师生的见识和辨别能力,这些都是教师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无法获得的。
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对学习逻辑性、抽象性较强的理论知识存在心理上的畏惧。时间一长,势必引发他们对专业理论学习兴趣的下降,最后还可能产生厌学情绪。例如,在上服装设计课时,怎样确定主题、强调款式与造型、注重色彩与材料、凸显风格与个性等,这些抽象的理论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既缺乏实物的生动展示,又没有具体事物如主题、造型、风格等情景的丰富体验,往往使学生有置身于云里雾里的感觉,即便有所认知,也难免是模糊的。显然,对这些学生来说,他们更适合形象思维的认知特点。理实一体化教学实实在在地顺应了这一特点,“在做中学,边做边学,工学结合”,使理论的东西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具体实践中加以消化吸收,并逐渐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能力。为此,必须将服装设计的三个环节有效结合,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精心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工作和任务,给学生以直观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兴趣。理实一体化教学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将其设计为三个层次(面),按知识层面、技术等级、技能标准等,分别归合、附属三个主要阶段。第一个层次是通过教师从企业项目中分解出来的单个任务的完成,让学生了解成衣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各种零部件的制作工艺,侧重解决成衣技术的基本技能,故将此培养过程设定为第一阶段———即基本实践能力培养。第二个层次是让学生完成典型的单个服装品种(服种)的设计与制作,让学生熟悉各种产品的生产工作过程和各种服装的制作工艺,重点解决成衣技术的专项技能,并从中了解企业产品项目的开发与设计过程与制作步骤,此过程为第二阶段———即设计构思与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第三个层次以企业真实案例的企划与实现,借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侧重培养学生完成一个完整项目的综合能力。启动与企业运作相对应的实训系统,直接使用企业实际项目训练学生,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和完成产品设计及生产工序分解、分析、编排、分派及工艺文件地编制,将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通过实际项目的生产过程加以固化、延展。此为第三阶段—即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显然,三个层次(面)、三个阶段以及培养目标、实施计划、实施过程作技术上的细化、量化与归合是确保实施理实教学的重点。服装设计课典型任务的确定,要讲求时效(时装)、实效(流行成衣),剔除过时的、重叠的课程内容,注重改造重组,适当的减少抽象理论的灌输,尽可能做到造型设计与结构设计相互渗透,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学做合一。教师要深刻领会组合形式的目的是使学生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加深对造型设计的认识,在造型设计过程中增强对结构设计的理解,在工艺设计过程中强化对前两个环节的认识。一般来说,服装设计课的典型工作任务以设定14至17个为宜。再根据不同款式和造型以及工艺的精简和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挑选出8至10个定向款式实施重点教学。
所谓项目式教学,是指将服装局部造型变化较多的几个主要构件分解开来,进行单个项目的结构设计教学。如领子结构、袖子结构、前后衣片省道和分割线等等,把它们分解为单个项目后再做处理。具有特定含义的技术处理,是指依据项目的附属关系、结构变化、技术等级、技术要求等教学归类,并将其串联起来,使之成为“理实合一”、“知行合一”的环环相扣的课程安排。在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的同时,需要将课程中的知识和技能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并围绕具体的教学项目组织相关人员编写教材和开展专项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逐步了解服装设计的各个环节。并且让学生在每个单个项目中直接参与,以使学生在参与项目的全过程中重新组织概念,以获得思维过程的连续性、多向性、跨越性和综合性,并最终形成完整的新概念。在服装设计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是为了更加有效地适应职业学校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这些相对集中的具体的教学项目,通过教师的传、帮、带,可以有效弥补学生操作技能上的不足。而由局部结构设计到主题结构组合设计的项目教学,又能够促使学生在各个环节中就单个细化项目展开分析和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后迅速动手解决问题。
服装工艺设计是对服装制作的总体而言的,其中对服装任何一部分进行设计都并非是独立的艺术设计,它是在服装总体设计之中的一个单项设计,任何一个造型设计都必须融合于服装总体设计之中。因此,服装工艺设计中造型和面料应当达到高度的艺术融合。服装工艺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重要的目的就是将服装的造型和服装材料在艺术设计过程中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服装工艺设计是所有与服装领域学的各种专业知识都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
在服装工艺设计领域中,领型设计,裤子造型和结构设计,袖子设计统称为服装工艺设计三大要素,缺一不可。俗语说:一头影半身,可想而知,头部对于整个人的影响,而作为领型设计,它恰恰又首先考虑衣领与颈部关系,颈部与头部的关系。因为从侧面看人体颈部与头部大多呈现倾斜状,这要求设计师们在设计服装的同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按照人体工程力学原理,依照人体颈部呈圆柱形的特点,使得前后领窝呈现弧线状,最终使其符合人体造型。至于裤子造型和结构设计也是遵循人体工程学的特点,在设计过程中根据材质的可塑性,应用归拔工艺,使其呈现出人体曲线浮雕效果。袖子设计一般采用前袖弯线向里凹,后袖弯线向外凸出,重点是为了符合人体活动规律。在注重美观性之余最大限度地兼顾实用性,使得袖子装上身后,前后袖的位置设计在西装大口袋的一半处,此外,为了使得袖子的操作工艺设计更加人性化,还需要在分缝之后将袖子的弯度摆好,之后用喷水烫弯。拼缉袖肚缝工艺设计要求进行层势扎缉,上下端分两次烫,使得衣袖设计更加适合人体活动规律,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由于地域性、民族性以及文化的差异,东方民族的服装与西方民族的服装在造型、风格、面料的使用上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由于体型上的特点决定了西方服装的设计大多是以立体型为主,东方服装的设计则以平面型为主,导致东方服装能折叠平复,西方服装更适宜挂在衣架上进行立体包装。中国服装造型有着独特的东方民族艺术风格,所以在服装造型方面与西方民族服装的造型不尽相同,其中最为突出的区别是西方服装的造型特点以立体型为主,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服装造型特点是以平面造型为主,二者各有各的优点,同时也各有各的缺点。例如,西方的西装呈现出很强的立体感,东方服装造型特点虽然是平面形,但是其折叠和包装十分方便随身使用也十分融洽。所以,西方服装的立正姿势强调造型衬托的设计方式到了东方往往就不适合,而东方服装大字形站立的姿势强调平面装饰工艺设计穿在西方人身上也倍感别扭,既然东西服装有如此之多的不同之处,而且造型上存在的差异,导致中西方服装设计在操作工艺上截然不同,西方服装更加强调服装的立体造型去体现服装艺术,而东方服装则是依照平面装饰工艺设计体现东方人的体态。但无论是东方服装设计也好还是西方服装设计也罢,都是严格按照人体活动规律进行服装设计的,这一特质从来没有发生过改变,在设计中穿插人体几何概念,视人体简单归纳为一个多边几何体,人体头部呈现蛋球形,颈部、四肢似圆柱体,胸、臀部、肩部似梯形。上身服装造型与人体的关系,从服装造型结构的整体图和分解图中可以清楚、直观地看出服装造型、结构设计和人体活动的高度协调统一,各个部位设计大方合理,在服装结构的细致设计方面,绘制服装分解图的重要性十分明显,它能更细致地显示出服装结构细致的位置,这往往被人们所忽略的地方,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上述均是服装设计的基本依据也是服装设计师们必须要遵守的定律。
4.1服装面料的质地特征。作为面料,其实表现手法可以非常丰富的。在服装设计中,面料在服装工艺设计方案中起到重要的确定性作用,面料的不同特质决定了设计者应该选择哪种合适的服装设计予以匹配。面料分为质地、性能两大方面,面料的质地主要是指原理的成分、经纬密度、组织方法等等,面料的性能则指原料的耐热度、伸缩率,以及面料在接触光、热、水之后可能呈现发生的各种变化,不同材质的面料为不同类型的服装造型、工艺设计提供了构成衣料特征的独特元素,彰显特有功能,为此,造型与面料的有机结合在服装工艺设计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服装造型设计以及工业设计的艺术性、社会性等都是借助于衣服面料的风格加以表现。就好比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居民服装面料的整体缝合会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服装消费水平,所以,面料和造型划被人类主管地划分成高档、中档、低档以示区别。4.2不同的造型设计手法与不同服装面料有机融合。独具的耀眼、高雅等特点时光泽型面料的一大特质,所以,对于光泽面料的使用,设计者必须借助于这类面料的特点,用于制作礼服、演出服等。通常情况下丝绸、锦缎等材质常见于光泽面料是使用中,服装设计会呈现出华丽感和夺目感,为此,简洁、修身的服装设计风格最能体现光泽面临的特质,并借助面料闪光与阴影的对比,让服装材料的光彩更加明艳照人,让穿着者光彩夺目。天然硬挺、线条清晰非挺爽型服装面料莫属,设计者应该根据面料的这一特点,给着装人以稳重感觉的服装造型,其中包含涤纶、亚麻、棉布等等。比如,在西式服装、连衣裙服装设计的时候,可以采用细皱等手法,让服装设计更具有立体感。西方国家传统的晚礼服大都是采用这种面料进行制作的,以展现穿者的形体美。面料轻薄,造型线条流畅,服装轮廓自然,属于柔软型面料的特征,这类面料适合与设计流畅、轻快的服装造型相单配,设计师们可以忽略一些件极限,让服装得以自然下垂,呈现自然本色。比如中国东三省大多数的丝绸服装就是采用松散型的造型。4.3新型服装面料必须对应使用新技法创新服装风格方能特显功能。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导致服装面料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丰富了设计师们对面料的材质和创先服装设计造型的追求,充分发挥面料所具备的视觉美感。首先,服装设计可以采用面料的变形设计,改变面料原有的形态,使服装在外形设计上给人耳目一新的形象。其中以褶皱设计最具有代表性的,这种设计是通过设计师的压、按、拧等加工方式将面料成型之后在定性,目的就是为了最后能以立体形状展现供设计造型使用。设计师们可以通过剪切、撕扯、镂空等方法,对面料进行破坏性的设计,将面料的整体结构特征做一个颠覆,使得原来完整的面料结构被破坏,呈现不完整性。这种设计方法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前卫设计师采用这种面料设计表达自己的颠覆传统设计理念和前卫思想。服装面料的整合性设计手法,将不同的面料拼凑在一起,给人视觉上的混合、离奇感觉,并以此来表达多种设计思维。解构主义设计手法是其主要代表形式,体现了时下人们的不拘小节,反对约束以及反传统理念。
综上所述,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服装造型设计与面临的配合也势必受到全球化的影响,是追求国际接轨,还是坚持与传统并存,保护其民族的世代性,要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到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逆的大趋势,应该用现代的手法把传统的文化植入设计中,用现代的发展观念来展现不一样的传统文化。工艺设计作为服装设计造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与服装学密不可分,共存共生的综合性设计学科,在服装工艺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尤其应该注意设计造型与面料的有机结合,在充分了解每种面料的基础特性上,结合人体美学,设计出符合不同人体特征的造型,锐意充分展现每种服装面料的视觉美感和肌理感。
[1]严燕莲.弹性针织面料服装纸样设计探讨[J].针织工业,2004(04).
[2]迟瑞芹.针织面料与针织服装结构设计特点[J].上海纺织科技,2002(04).
舞台服装指舞台艺术表演时演员所穿的服装。大家清楚,舞台艺术包含的门类很广,主要有戏剧(包括话剧、戏曲、歌剧、舞剧、音乐剧、哑剧等)、艺曲(包括相声、二人转、大鼓、快板书、山东快书等)、杂技、魔术、小品(包括戏剧小品、戏曲小品等)、音乐、舞蹈等等。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舞台服装的范围大得多,其特点也不像戏剧服装那样相对单一集中,其主要区别在于:戏剧服装是角色(剧中人物)的服装,而舞台服务则既有角色服装,也有演员(非剧中人物)服装。
那么,具体说来,舞台服装设计要充分注意哪些舞台服装的特点,并予以艺术化的概括和创造性的创意呢?根据笔者舞台服装设计的实践经验,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也就是我总结的三个“关键词”。
舞台服装不同于生活化的“时装”,而是在生活化的基础上提炼加工的艺术化服装。所以也是“艺术服装”,这是舞台服装的一大特点,设计舞台服装时同样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不同民族的服装有不同的个性特色,舞台服装设计要根据剧(节)目题材的不同,突出不同的民族特色。例如京剧《芦沟晓月》(《完颜金娜》),就突出了女真人民族服装的毛领、毛袖的特点,显示出北方高寒地带的民族服装特点;舞蹈《雀之灵》的服装,就突出了傣族民族服装的紧身、细腰、短袖的特点;赫哲族的舞蹈《乌苏里船歌》(根据同名歌曲改编),就突出这个“鱼皮部落”的民族服装“鱼皮服”的特点;其他如朝鲜族舞蹈《长鼓舞》,突出朝鲜族女性服装长裙短衣与男性服装肥裤的特点,蒙古族舞蹈《安代舞》,突出蒙古族的蒙古袍的服装特点,如此等等。
“一方水土一方艺”、“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说的都是艺术的地域性特色。地域性特色往往成为艺术强势甚至品牌,如东北二人转,最近就大红大紫,火爆全国,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鲜明而又强烈的地域化特色,使其成为艺术中的一大品牌,博得“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殊荣。舞台服装设计也要懂得这个道理,在地域性上狠下功夫,通过地域性充分体现其艺术化特征。这方面成功的例子很多,如小品《红高粱模特队》的服装设计,男子群舞演员的皮帽皮袍与女子独舞演员(“小辣椒”)的鲜红色服装,就极富东北农村服装的特点,充分显示出关东神韵。
这一特色体现在戏剧艺术的服装设计中,要使服装为人物性格服务、为塑造人物的外部形象服务,充分体现“人是衣,马是鞍”的美学精神与“穿靴戴帽,各有所好”的个性原则。在这方面,也有许多成功的例证,如哈尔滨话剧院演出的北方风情剧《秋天的二人转》,老锁与二平的服装,就分别突出了废品收购站的人和二人转艺人的不同身份,以及一男一女的不同性别特点。
舞台服装设计要服从、服务于剧(节)目的总体艺术风格,是写实的,还是写意的,是夸张浪漫的,还是质朴典雅的,都要根据内容而定,要服从舞美设计师的总体艺术要求与导演的总体构思。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也有一个时代的服装,舞台服装设计也要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时代感。如历史题材的舞蹈《秦王点兵》与话剧《曹植》就要充分体现历史服装特点;现代的通俗音乐与现代舞,就要显示出其紧身、露脐等新潮、时尚的现代感。
故事性主题服饰造型特点,作为一种特殊地服装展示形式,概括总结后具有以下特点:
故事性主题服饰的设计不同于现实服装设计,体现了它的独特性。它超越了纯装饰的意义,而成为表现主题思想的手段之一。它以往是故事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媒介。因为它的独特性,间接导致了它的夸张性,它不必被一般生活服装的实用所限制,凡是能体现故事主题的元素,甚至是反常规的、不符合现实生活的都可以夸张地运用到服装设计中去。
一般情况下,服装表现的故事都是充满幻想、想象的艺术,幻想性是故事性主题服装的突出特点,充满幻想的服装更能吸引观众。而所谓“假定性”,是指人们从故事性主题服饰的“幻想”所共有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属性,即被人类审美心里所认可的艺术线.概括性和拟物性
由于服装展示的规模性、时间性,决定了必须对服饰进行高度的概括,我们不可能把故事完全呈现,这样不仅浪费人力、物力、时间而且也缺少艺术的概括与简练性。概括是建立在对事物仔细观察和梳理的基础之上的,对故事主题性服装概括,必须根据故事的剧本发展和角色的需要进行设计,找出能突出表现角色个性、故事情感的概括设计。在概括故事角色的同时,故事性主题服饰具有生动的“拟物性”。拟物性是由故事的特殊性决定的,它也是故事性主题服饰设计的特点之一。在对非人类角色的服装进行创作时,如动物、植物、器物等,要在充分了解故事脚本、故事所要传递的情感等各方面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服装造型,运用夸张或变形等设计手法来设计穿戴角色的服装。这种服装造型的特点使得故事情感表现更加丰富化、形象化、从而提高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品位。
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带动着社会的进步,社会文化的相互交融促进了思想的发展。插画艺术是利用插图绘画的特点将服装设计的图形表现形式提升,更加准确地实现对图形表现的感性认识,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新型的设计元素。
插画艺术设计自18世纪60年代开始,以优雅、和谐的设计标准形式为图样,充分提高色彩的强烈对比效果,利用对称结构标准,构建良好、丰富的色彩效果,提高服装图案设计效果。服装设计插画艺术主要以花样为主,纤细轻巧、华丽柔美。现在的服装上越来越多地将夸张的图案、富有个性特色的语言、明快的色彩拼接搭配在插画艺术形式设计中,表现出现代服装设计的艺术效果。
(一)色彩插画的应用。D&G杜嘉班纳服装以黑色的色调为基础,借鉴宗教色彩,小面积地进行插画图样的表现,自2013年秋冬季节开始,D&G杜嘉班纳的服装逐渐具有西西里风情,将鲜活的色彩运用得轻快而合理,将地中海色调运用到服装设计中,实现色彩、插画的完美结合。D&G杜嘉班纳服装的艺术插画已经逐步成为现代秀场的主体系列,利用暖色系的红、黄、橙色等,冷色系的金色、银灰色等作为装点,使用大块和小块的色彩进行搭配,表现出插画的艺术意境和效果。
(二)插画形式的应用。D&G杜嘉班纳服装在插画形式中利用对称性、几何形式、中心形式的标准进行设计,突出艺术品质风格,提高品牌的历史文化内涵,实现对艺术插画服装的合理诠释,创造出适合D&G杜嘉班纳服装设计的独特性。在浪漫的地中海艺术风情下,展现出西西里女孩的魅力,从而将服装的面料材质特点体现出来。对称形式的插画是以中心为基础轴,将图案分布在中心两侧,按照构图平衡标准进行服装设计,提升服装设计的稳定性效果,加强艺术设计的装饰作用。强调配置材料、装饰贴片的对比性,以及设计款式的合理性。中心形式的构图插画是利用衣服裁剪的中心,将素色作为底色,利用印染方式凸显插画艺术,集中体现视觉设计的效果。例如胸部、腰部位置,图案的面积随着印染方式进行突出,起到集合视觉的设计效果。对图样的面积和位置进行改变,提升服装主体风格的设计效果,着重简化设计特点,在其服装的设计中常见的有连身裙、套装、上衣等等。几何形式的插画图样主要以圆形为主,利用其元素形式进行转化,确定大小、疏密,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小的圆点具有更加强烈的突出效果,大的圆点则具有稀疏的效果。将几何图形运用到整体设计中去,提高设计中圆点的大小、虚实、疏密的设计效果,从主体和客体关系进行分析,实现对连身裙、套装、外套等多个款式的设计。另外,中心形式的设计师以中心主体作为色彩的运用位置,小面积地进行装饰性插画设计,如领口或袖口等,将主色调和插画设计相契合,形成插画蔓延的效果。这秀场像是一种完整的艺术绘画的展示,细致的插画在转瞬间跳动变化,形成活灵活现的效果。
(三)配饰的插画应用。D&G杜嘉班纳服装利用印花、贴饰进行设计,将不同材料的配饰集中,有的是亚光立体感的面料、有的是反光面料,有的是印有玫瑰图案的夸张设计,有的是珠子点缀设计,不论是哪种设计方式,搭配上蕾丝、薄纱或皮草,都可以显示出大气的效果。将插画延伸至服装设计中,对服装设计进行点缀,会产生极其良好的设计效果。有着靓丽色调的雕刻作品,搭配流苏、珠串丝缎进行设计,形成女模发饰设计的独特效果,再利用眼镜色彩条纹进行搭配,切合上衣的色彩标准,形成细致完整的服装设计效果。D&G杜嘉班纳服装主要以民族风情的设计效果为主,利用插画艺术彰显民族的奢华高贵质感。
综上所述,插画艺术设计在现代服装设计秀场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艺术元素,利用不同的插画艺术,对现代服装进行创新形式的设计,提高服装设计的市场认可度,增加多元化艺术风格的设计趋势,更好地找寻设计结合点,将服装设计的艺术语言表现出来,利用插画艺术的设计推广,提高艺术行为设计的创新发展,分析国际上服装设计秀场的设计特点,研究其具有的艺术插画效果,有助于推进我国插画艺术服装设计的快速发展。
[1]陈纪松.插画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戏剧之家,2015(20).
编织艺术品从古代到现代历史悠久,已经经历了数万年。从远古开始,人们就有结绳记事一说,生活中的工具有许多是编织制作完成的,例如竹椅凳、藤篮等。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编织艺术不再只是出现在生活工具中,而是通过设计者之手变幻出的艺术品,美化并点缀着着我们的生活。中国传统的编织有竹草编、中国结、皮革编、壁挂、染织等等。编织从工艺技巧上区分,可以区分为“编”与“织”两种不同的工艺。编织艺术是根据材质的特性,运用一定的艺术处理手法,运用绳线的经纬交叉方式,采用压、挑、抽、编、结、缠、绕、交叉等手工编织艺术技法创作出的艺术产品或生活用品,一般使用的材料是纤维,例如植物的藤、茎、叶,动物的毛发、皮料等。运用不同材质的纤维编织出的艺术品其视觉感受力也不同,丰富而又韵味十足。
在编织艺术品中,丰富多彩的图案大多是在艺术品编织过程中形成的,有的编织技法本身就形成图案花纹。因此,编织技法对于编织艺术品的造型和图案装饰有着重大的作用。常见的编织技法有平纹编织、缠结编织、斜纹编织、螺旋编织、连珠纹编织、挑压编织等。
是最简单的一种编织方法。它的编织是采用经纬垂直交叉的方式,线料隔根交结完成,纹路表面经纬根数相同。
此种方法是用纬条与经条缠绕编织在一起,纬条缠绕经条360度,然后依次类推进行编织。
是编织艺术品中采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它也是采用纬与经垂直相交,先是纬上压二经,然后经上压二纬,一织纬一经移,最终作品的组织结构出现人字交叉纹,与现今的芦席纹理类似。
将线材从一头开始卷绕成螺旋的盘状,再用细针线将其固定缝住,这种方法与现在的日蒲团的技法基本相似。
是多根纬线间隔穿行盘绕经线,形成“口”型,采用此法连续盘绕编织,最后成“品”字形,品字纹由此而来。品字纹理的特色是凸感较强,适宜表现编织品上需要重点突出的形象;不足之处是编织组织结构不够牢固紧密,多个部分运用此法编织会使得织品架构松散,易变形。
采用多根纬线盘绕单根经线排列编织,形成点状的织理,其样貌远看像珍珠形状,因此取名连珠纹。连珠纹的特点是点状纹形排列形成凹凸的肌理效果,视觉冲击力强。
是利用编织的材料经纬交叉、互相挑压编结成块面状。其艺术特点是编织物牢固结实,但视觉感单一,缺少变化性。
编织艺术运用在服装设计中由来以久,许多服装设计大师也十分钟爱编织艺术,有些艺术家甚至用毕生精力研究编织艺术,例如:苏格兰艺术家LiisaHietanen的针织艺术品维妙维俏;巴西手工钩织服装设计师海伦罗德尔,每个系列服装作品都手工制作完成,具有精致、创新、高价值含量的特点。编织艺术服装指服装的内外造型设计、服装的色彩图案、服装的整体视觉肌理感受是运用不同的编织技巧完成的,因此服装在造型、色彩图案、肌理等方面具有较强的设计特色。
编织服装的廓形是指在服装内外部款式造型上设计变化,它也是编织服装的重要环节。编织服装造型一般以其独有的视觉肌理感而著称三亿体育,服装款式造型相对较为简单,通过编织面料的肌理效果和造型上的变化来展现其外形特色。编织服装设计中常用的几个廓形是:A型、H型、T型、X型等。A型编织服装的特点是整体造型呈现出服装上面部分较为紧身,下摆设计宽松肥大,人在运动中富有动感,这类服装具有宽松舒适、休闲简洁的风格特征。H型编织服装的造型特点是服装从上至下都是直筒状,腰部不收身,服装显现出宽松和舒适的特点,同时具有服装原始的质朴感。T型编织服装的造型是着重在肩部的夸张设计,通过对肩部的延展与设计,服装具有一种军旅风的潇洒感,如果搭配上帽子和腰带则更加突出T型服装的艺术美感。X型编织服装造型是注重缩腰设计,由此体现出人体的曲线美,服装具有优雅、女性化的特征。
编织艺术服装是运用点、线、面、体等造型要素,通过一定的编织艺术处理手法而设计出形态各异的服装造型。点、线、面、体是最基本的造型要素,不同点的运用在服装中就会产生不同的造型风格,在编织服装中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服装编织材料的丰富性使得点、线、面、体在服装中的运用千变万化,我们可以编织出纽扣、编织出胸花等,然后将其装饰应用在服装作品中,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同时产生节奏感和动态美。
编织面料具有卷边性的特点,编织服装在边口部位的设计上会有别于其他面料的服装,一般服装的边口造型设计会选择在颈部、肩部、袖口、裙摆等位置,编织成立体造型的边口可以增强服装的层次感,而且具有收口的功能性,同时可以做装饰,立体编织卷边造型设计使服装在肌理上更加丰富。
图案装饰是编织服装中运用频繁的技法,由于绳线本身的特性及编织技法自身的丰富性,因此在编织服装的图案设计中发挥空间较大,通过不同颜色绳线的组合,不同材质绳线的搭配,不同绳线编织技法的使用等形成不同的编织装饰图案,基于绳线编织的局限性,编织装饰图案的设计为服装设计本身增色不少。3.5编织艺术在服装配饰造型上的应用服装配饰是服装设计中重要的搭配元素,它能衬托服装设计作品的美感和设计感,是服装设计师们常用的表达技巧。通常编织服装配饰有头饰、项链、帽子、手套、围巾、胸花、袜子、腰带、包等;在服装设计中起到了点缀服装的作用,增强服装的装饰造型效果。例如运用一些仿生设计学知识编织配饰,配饰造型独特,别具特色。
舞蹈是一种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和灯光、旋律陪衬带给观众视觉享受的艺术形式,能够给观众带来强烈视觉冲击力的除了舞蹈动作本身,舞蹈服装的搭配也是重要元素。舞蹈服装既要彰显出舞姿的灵魂,又要便于舞者的动作施展,更要从视觉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此舞蹈服装设计过程不同于一般日常生活中人们所穿的服饰,而更具有夸张性、艺术性等特点。对于舞蹈服装设计师而言,除了掌握必要的设计知识,更要有针对性地理解舞蹈所表达的内涵主旨和舞者自身的动作特点,方能做到有的放矢,设计出符合情境、色调俱佳的服饰作品。故而从舞蹈服装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角度出发研究服装设计、制作的过程,以及艺术特性、审美价值等,对于舞蹈服装设计的发展至关重要。韩春启的独著《舞蹈服装设计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于2004年11月出版)一书便针对舞蹈服装设计,对其基础内涵、审美特征、设计要点和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具体研究和论述,旨在为舞蹈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和教师进行理论指导和实践点拨。综合而言,该书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该书极具代表性和可操作性。该书作者除了对舞蹈服装设计基本概念、艺术及审美特征进行简要探究之后,将舞蹈服装设计的整体过程、设计要点和工艺流程以及影响因素等都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口语化的语言和浅显易懂的概念陈述可以帮助初学者入门,也可以帮助服装设计师找寻不同的设计理念并寻求自身突破。可见在作者看来,服装制作的过程和审美艺术特征同样重要,且对于读者而言完全可以参照该书中所提及的服装制作方法去设计实际的舞台表演服装,因此增强了该书的操作性。另外,本书还附带一部舞蹈服装设计图集,主要是作者近十年来演出实例中的服装作品,图文并茂的论述方式增强了该书内容的表现力,也为初学者和从事舞蹈服装设计的人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素材。因此从内容上来讲,该书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更极具表现力和实践应用价值。该书的另一亮点在于其追根溯源,结合舞蹈服装历史发展阐述当今设计工作的重点。
众所周知服装设计师是整个设计工作和制作流程的灵魂人物,必须深谙影响设计的重要因素,在熟知设计发展史的基础上洞悉设计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该书综合分析了舞蹈服装设计的历史与现状,并对部分优秀的舞蹈、舞剧服装作品进行了赏析,分析得出只有立足中国的文化历史,挖掘不同民族、不同地区舞蹈风格和着装服饰的特点,才能在设计出既拥有民族特色,又能传递民族文化的舞蹈服装作品。设计师则要根据具体的舞蹈风格制定设计方案、制作工艺、选定面料等,并结合实际的舞台灯光效果进行颜色搭配。此外设计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音乐舞蹈知识和丰富细腻的情感,更应具有扎实的绘画功力、文学修养、强烈好奇心和组织协调能力,才能做到将创意构思、图案描绘、色彩搭配完美组合在一起,从而针对舞蹈、舞剧、综艺表演、广场表演等不同的舞种风格游刃有余地向观众传递不一样的感彩,在整个舞蹈服装设计过程起到枢纽和桥梁作用。
当今舞蹈服装设计行业需要能不断突破、大胆创新的设计人才,更需要科学先进的服装制作工艺,信息时代为人才的培养和工艺流程的推进都创造了条件,舞蹈服装设计行业需审时度势、抓住时代机遇,在创新发展之路上更进一步。因此该书综合分析了影响服装设计的重要因素以及作为舞蹈服装设计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又站在时代的角度对未来舞蹈服装设计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展望,为该书赋予了一定的时代特色,也增强了该书的可读性。综上所述,《舞蹈服装设计》一书从服装设计的本源出发,结合理论与实践,对服装制作流程和审美艺术特征都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也为未来舞蹈服装设计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是一部极具学术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优秀著作。
如前所述,角色由舞台服装只是塑造角色外部形象手段之一,而角色本身则是由形体、动作、声音、表情、服装、化装等成分构成的。服装设计通过直观化的形象包装来表现一定的戏剧内容,它存在于特定的戏剧空间与舞台场景之中。因为来源于生活服装,舞台服装要合乎时代的历史考据,不能凭借设计者的主观臆断进行。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时代背景、社会情况、地理位置、环境特点、故事情节等诸多因素都是舞台服装设计者需要考虑的,并基于这些因素和剧本内容要求设计舞台服装。真实地再现了剧中的年代的服装才能增加剧情的可信度,使得故事更具真实性博得观众信任,从而使得观众更好的理解戏剧情节。
2006 年 11 月,由甘肃省话剧团创排的大型话剧《康布尔的儿孙们》在人民剧院首演三亿体育。该剧讲述了康布尔草原的今日新貌,以及草原一家人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通过舞台展示了退牧还草、以草定畜、保护黄河首曲湿地等等这些生态概念,已充分融入藏族牧民生活的生动场景。
根据本剧的剧情我在人物服装的设计结构、款式、色彩、造型、穿着的效果上,即充分体现了族服饰的特点又避免了绝对的生活化,除剧中的主要人物的服饰造型要根据剧情的变化而变化,其他群众演员的藏袍穿着上,男士衬衣多半是高领,有大襟和对襟两种,用绸布作面料的居多,女士翻领用各种颜色的绸布做成,衬衣袖子较长,平时卷起,跳舞时放下,袖随舞起,体现了藏族舞蹈的秀美特点。特别是在剧中婚礼这场戏中,群众跳起最具藏族风格的“锅庄舞”,在设计这场戏的服装上,着重突出粗犷华丽的族服饰风格,使得整个场景绚丽多姿、异彩纷呈。
舞台服装设计的艺术含量不仅仅体现在舞台服装设计的美学特征以及舞台艺术表现功能的要求上,同时还显现于历史衍变过程以及舞台服装表现出的艺术能量等方面,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凭借自身多年舞台服装设计的实践经验,我认为舞台服装的独特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舞台性是舞台服装的根本属性,在设计舞台服装时,必须首先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舞台性”对于于服装设计要求就是要考虑在舞台灯光照射下的变异性。众所周知,舞台服装的颜色会因灯光的不同亮度、不同角度、不同颜色而会有所不同。
舞台服装不同于生活化的“时装”,而是在生活化的基础上提炼加工的艺术化服装。所以也是“艺术服装”,这是舞台服装的另一大特点,设计舞台服装时同样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所谓“艺术化”,包含许多具体内涵,其中主要有下列几点 :
1、民族特点。不同民族的服装有不同的个性特色,舞台服装设计要根据剧目题材的不同,突出不同的民族特色。
2、地域特点。“一方水土一方艺”、“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说的都是艺术的地域性特色。舞台服装设计也要遵循这个道理,在地域性上狠下工夫,通过地域性充分体现其艺术化特征。
3、人物特色。这一特色体现在戏剧艺术的服装设计中,要使服装为人物性格服务、为塑造人物的外部形象服务,充分体现“人是衣,马是鞍”的美学精神与“穿靴戴帽,各有所好”的个性原则。4、艺术风格。无论是写实的还是写意的,是夸张浪漫的抑或是质朴典雅的,舞台服装设计要服从、服务于剧目的总体艺术风格,设计者要根据剧本内容要服从舞美设计师的总体艺术要求与导演的总体构思。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也有一个时代的服装,舞台服装设计也要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时代感。如历史题材的剧目就要充分体现当时的历史服装特点 ;现代题材的剧目,就要显示新潮、时尚的现代感。新时代、新款式、新纹样、新色彩绝不应该是历史的重复,而是新时代舞台服装设计特色和设计师的新感受与优秀遗产的融合三亿体育,是新生命的诞生。当今生活服装潮流的流行色、流行风格的趋势,特别是近几年流行的华服,无论从款式盘扣、右开襟或中开襟、立领、马甲,从色彩红、黄、黑,还是层出不穷的面料 ;无论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还是法国 PV 面料展示的世界流行趋势,无疑要求设计师要用现代的眼光和艺术想象及美学知识进行取舍、提炼、夸张、综合。
舞台服装设计行走于规定情景和特定空间里。反复阅读剧本,揣摩剧情,做到深刻理解是每个设计师着手之前的必修课。紧扣剧本内容,设计者尤其是要对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信息进行研究。a、时间信息。设计者必须要明确故事发生的年代或时期,做到心中有数。b、地点信息。舞台背景与情境,很大程度取决于地点,因此设计者必须考虑其对服装的影响。C、人物信息。人物信息收集是舞台服装设计最关键的工作。人物在剧情中的作用、地位及其性格特征直接影响到舞台服装的定型,因此在阅读剧本和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予以充分重视。设计者要通过揣摩和分析,用服装语汇将人物形象表现出来。台服装设计的准确性和深刻性来源于人物信息的全面性,人物形象的着装设计是设计师对剧本、角色的诠释,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形象的触发、形象的构成和形象的完善。
面对不同的剧目,导演所执导的风貌是不同的,面对同一个剧目,不同的导演所执导的风格也是存在差异的。在这种情况下,舞台服装设计师就必须要考虑导演的风格乃至于性格,并能够应事之变。在与导演沟通交流的基础上也不能丧失原则性,正确的观点与看法设计者还是要予以坚持。一般情况下,导演风格大致可分为三类 :a三亿体育、写实型。他们往往艺术风格上追求的特点是厚重、质朴而具真实力度,他们一般情况下强调戏剧的整体写实风貌,同时也要求协调与主观创意的关系。b、写意型。剧目的形式意味是这一类型的导演的首选目标,在具体的手法和手段上,他们多采用象征手段和意象手法。在这种情况下的创意设计使得服装所呈现的面貌既符合剧目的整体风格又具备独立的审美特征。c、前卫型。反对守旧,推崇新思潮、新理念,艺术思想较为激进是这类导演的主要特征。总而言之,无论是舞台服装设计的创作走向还是艺术思想以及表现观念和运用手段等都要考虑导演的影响作用,并能够在不同的导演的执导下,进行独具特色的构思。
伴随着人们穿着的改变,装饰已经成为服装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服装设计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的装饰工艺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所运用的材料也多种多样,设计师通过不同的材料和手法能够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服装造型,满足现代人对服装的各种不同追求。根据材料和手法的不同,装饰工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刺绣,其二是装饰缝,其三是其他装饰工艺。下面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刺绣是指用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其工艺是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纤维、纱线在绣料上按照设计好的图案和色彩进行穿刺,通过针线的缝迹组合成独特装饰。刺绣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三千年前,中国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刺绣的技法有错针绣、乱针绣、网绣、满地绣、锁丝、纳丝、纳锦、平金、影金、盘金、铺绒、刮绒、戳纱、洒线、挑花等。
装饰缝的工艺特点是通过不同技法对原本平整的面料进行处理,使其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例如,通过叠加的方式塑造服装的立体感,丰富服装的层次;又比如,通过对面料进行分离,塑造服装的镂空效果,可以显露女士曼妙的身姿,起到突出曲线的目的。在服装设计中常见的装饰缝有绗缝、皱缩缝、细褶缝、裥饰缝、装饰线迹接缝等装饰工艺。
在服装设计中,其他的装饰工艺手法包括蕾丝、毛皮、腰带、镶边等装饰工艺。但这些装饰工艺在应用上存在局限性,并且在我国的发展时间比较短,对这些装饰工艺的应用尚不成熟。
装饰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能够产生不同的装饰效果,丰富服装的类别。结合文章第一部分的装饰分类,分别从刺绣、装饰缝、蕾丝等方面进行分析 ,探讨装饰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特点和作用。
刺绣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能够产生多种装饰效果,这是基于刺绣的图案在服装中面积的占有率和位置。刺绣本身具有多种刺绣技法,所以当下越来越多的服装设计师会采用不同的刺绣技法,并结合不同的设计元素进行多种多样的服装设计。另外刺绣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即可以运用于局部又可以分散在整个织物上。例如2012年巴黎时装周Christian Dior的2012春夏高级定制女装系列,Gaytten设计的夏装,以透明薄纱展示出衣服的基础结构,下摆微张造型的白色裙子,上面以黑色丝线绣成花卉图案,整个服装具有一种东方文化的艺术气息,细致的刺绣图案提升了服装的整体档次。
通常刺绣如果在服装设计中大面积地运用刺绣装饰,能够产生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例如黑色面料是一种极简主义的体现,但在黑色面料的服装上通过刺绣进行造型装饰,再在款式上结合中国古典的服装造型,形成了一种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服饰特点。这既保留了民族特色,又充满了独特的时尚感。
装饰缝在服装设计中的种类分为绗缝、皱缩缝、细褶缝、裥饰缝、装饰线迹接缝。各种装饰缝在服装设计中有不同的作用,例如绗缝既具有保暖作用,又具有装饰功能。当下绗缝已经在服装设计中被广泛的运用,特别是广泛地运用于大衣、风衣、夹克等秋冬服装设计中。
褶皱缝通常作为装饰元素运用到服装设计上,例如通常运用在裙子和衬衫上,另外还有袖口、肩部、腰带等部位。在2003年11月巴黎时尚舞台上,香奈儿的衣服融入了皱缩缝的工艺特点,并融合其他元素,整体呈现出一种浪漫而快乐的柔美氛围。
细褶缝是指在布料上以一定的间隔从正面或反面捏缝出细褶,细褶缝的主要作用是体现服装的立体效果。当下已经广泛地运用于女士衬衫、连衣裙等服装设计中。
裥饰缝和细褶缝作用相差不大,在服饰上的运用主要能增强服装的动感造型,其被广泛地运用在连衣裙、衬衫、背心等时装中。当下擅长运用裥饰缝的服装设计师是日本的三宅一生。三宅一生从1989年开始设计带有裥饰缝的服装,此后就将裥饰缝作为自己服装设计的个性化表达。
蕾丝指的是通过编、结、缠等不同手法将织物做镂空处理,在以往主要由人工编制,广泛运用于晚礼服中。当下伴随着机器生产的普及,又出现了机制蕾丝。蕾丝的特点是优美精致、纤细透明,蕾丝在女性服装中的运用很好地突出了女性的柔美和娇媚,受到很多女性的青睐。例如2008年纽约时装周的PHI将黑色镂空蕾丝下穿上艳丽桃红的连体衣,使得蕾丝结合女性特有的气质,传达出一种淘气与有趣、醒目与叛逆并存的独特美感。
当下我国服装设计已经进入到一个多种类并存的时期,装饰工艺在服装设计中起到极大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装饰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分类,又分析了装饰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结合不同的刺绣、装饰缝、蕾丝,并分别分析了它们在服装设计中的作用。
辉煌灿烂的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国的特色,做工精细、色彩鲜艳、款式新奇,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服饰元素是现代化服装设计的源泉和灵感,现代化服装设计要汲取传统服饰文化的精华,将中国传统服饰元素更好地融合在现代化服装设计中,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品牌。
中国传统的服饰面料有着独特的特色,服饰的面料是服装构成的重要基础,它决定着服装设计的款式和表现的风格。中国传统的服装面料最早的是丝绸、麻布、蓝印花布等,这些独特的中国服饰面料都有着浓郁的传统中国特色。服装设计中,不同的设计款式和风格需要不同的面料。随着我国纺织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现代化的服饰面料,但中国传统的服饰面料在现代化服装设计中仍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为现代化服装设计平添了独特的传统特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目前,在很多国际服装界的大舞台上,丝绸作为一种中国独特的服饰面料,深受服装设计师的喜爱,丝绸面料细腻、柔软、飘逸,用丝绸制作的女装穿着舒适,轻盈飘逸,可以充分体现出女性娇柔、温婉的一面。
中国传统服饰主要有两种形制,衣裳连属和上衣下裳[1],在中国历史的不断变迁中这两种服饰造型相互交融,相互交叉。在中国古代男子多身穿衣裳连属的造型服饰,女子多穿上衣下裳的造型服饰,这充分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男女有别的传统思想。中国传统服饰设计主要包括两种主要的类型,对襟式和前开式大襟,中国传统服饰在设计时注重外形的立体感,注重领部的自然下垂设计,长袖过手,袍裙呈筒形。中国传统服饰强调突出人的精神气质,用服装掩饰人体的形态,服装设计飘逸轻盈,便于人体的活动。
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图案纹样丰富多彩,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几何元素都曾出现在传统服饰中,它们夸张、抽象、写实等风格迥异,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服饰图案纹样。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喜欢用图案纹样代表好运和祝福,例如,九龙戏珠、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等图案纹样,都抒发着人们作为龙的传人的一种特殊的情感。吉祥八宝、福禄寿喜、喜鹊登梅等图案纹样,代表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重要祝福和希望。
现代化服装设计中通常采用合成、天然或者合成和天然两者结合的面料,不同服装设计造型和风格需要不同的服装面料来体现,现代化服装设计通过对传统面料进行重叠、肌理再造、拼贴、重组等不同方式的处理[2],将传统面料渗透在现代化服装设计中,体现服装的风格。例如,在晚装和夏装的女装设计中,丝绸以其柔软、飘逸、细腻的特点赢得了广大设计师的青睐,用来表现女性的优美的曲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中国的服装逐渐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关注中国的传统服饰,中国的传统服饰造型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很多外国人的喜爱。服饰造型可以体现一件服装的独特风格三亿体育,在现代化服装设计中,很多设计师将传统的服饰造型引入到现代化的设计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例如,女士在出访印度时身穿浅蓝色的中国现代式旗袍,不仅体现出中国传统服饰旗袍优美婉约的独特魅力,又体现出中国现代服装的简洁大方的特点,两者相结合,整体设计美观标致。
在现代化服装设计中,传统服饰的图案纹样经过改良后广泛地应用在各类现代化服装设计中,图案纹样装饰往往是一个现代化服装设计作品的点睛之笔,设计师通过刺编织、贴绣、印染、刺绣等方式,将图案纹样装饰在服装上,既提升了整个服装设计的审美,又凸显出中国传统特色。图案纹样在现代化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不仅符合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又体现出中国浓郁的传统服饰文化,图案纹样的选择运用要符合现代化的潮流发展,将传统图案纹样和现代化的设计风格统一协调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服装艺术。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强调抽象纹饰和服饰线形的寓意表达,表现出一种含蓄美、朦胧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重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现代化服装设计多符合西方人的服装设计理念,主要以服饰的造型为美,重视人与大自然的对比,表现出一种开放、鲜明的特点。
两种不同的传统文化相互融合是现代服装设计的主要发展趋势,以中国传统服饰元素为基础,运用西方服装设计中独特的裁剪方式,重视服装的整体设计美,共同推动现代服装设计的不断发展。
中国传统服饰元素在现代化服装设计中的渗透,形成一种独特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在国际服装设计潮流中,推动中国传统特色的服装设计不断发展。
[1]吴则斌.论现代服装艺术设计中传统元素的渗透[J].青年文学家,2011,(03).
[2]孙云.中国传统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