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亿体育10月24日,广东省总工会、香港工会联合会、澳门工会联合总会主办,广州市总工会承办的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闭幕式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各项目竞赛结果正式公布。
本次大赛汇聚了大湾区11个地区和城市共116名选手竞技羊城。短短的2天时间内,来自各行各业的行业精英同台竞技、切磋技艺、比拼才能。
活动现场三亿体育,造型设计与舞台创意“擦出火花”,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选手们进行了一场“造美”大比拼,让技能大赛变成时尚大秀,用创意呈现多姿多彩的时尚风。
广东省总工会一级巡视员张振飚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对于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战略,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大赛不仅有效促进了粤港澳三地职工群众的技术技能交流,还向社会展示了大湾区各行各业优秀技能人才的精湛技艺和崭新风貌,取得很好的竞赛效果。”
闭幕式上,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广州市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朱承志宣布了竞赛结果。大赛总裁判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王刚点评了竞赛情况。
记者了解到,本次大赛聚焦应用范围广、技能含量高、市场需求大的职业(工种),共设置粤菜厨艺、人工智能应用、时尚造型设计、电商直播4个竞赛项目。经过2天的激烈角逐,大赛各项目共决出个人一二三等奖等重要奖项。
其中,人工智能应用被称为“驯服数据”的比赛,通过提前设置和编码方式,发现数据中隐藏的规律和秘密,从而掌握通往未来的“钥匙”,预测出事物的变化规律。26名选手参加了本项目的角逐。比赛分理论、实操和答辩三个环节,主要考察选手的基础理论、数据处理和场景创新的能力三亿体育。王刚表示,“现场竞争非常激烈,直到最后答辩环节才决出胜负,体现出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水准。”最终,关日钊(佛山)获得该项目一等奖;彭俊泉(肇庆)、杨晨(深圳)获二等奖;戴亨玮(广州)、周奕彤(广州)、吴成锦(惠州)获三等奖。
27名选手参加了本次大赛时尚造型设计项目的角逐。比赛参照世界大赛CIS评分体系进行评审。在短短7.5小时内,选手们以扎实的基本功和娴熟的专业技术,围绕“时尚造型设计”的主题,将专业技术、艺术创造与目标市场的需求相结合,创作出一件件有商业价值的作品,是历届竞赛中水平较高的一届。余家欣(广州)夺得该项目一等奖。二等奖由龙正(广州)、徐玲(深圳)获得。夏文(深圳)、李明飞(深圳)、袁超(中山)获该项目三等奖。
本次大赛中,33名选手参加了粤菜厨艺项目的比拼,冷拼、指定菜、自选菜三个比赛菜品均极具粤菜特色,选手们进行了口味和菜品造型的创新。最终,邓穗生(广州)获得该项目的一等奖,张发妙(中山)、覃启贵(广州)获二等奖,成家林(珠海)、刘均平(佛山)、蔡达普(珠海)获三等奖。
未来已来,电商直播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今年,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技能大赛首次设置该项目的比赛。大赛分理论知识、实操技能、现场直播带货三场竞技,共26个大考点。30名选手中,年龄最大者52岁,最小者22岁,展示了电商直播产业在社会上广泛的参与度和适应性。大赛中,参赛选手们通过巧妙的场景设计、独特的商品介绍、有趣的互动环节,成功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体现了强烈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氛围,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认可。最终,彭军(中山)获该项目一等奖,伍青青(广州)、王堃(深圳)摘得二等奖,李景霞(惠州)、潘旭平(广州)、梁彦君(中山)获三等奖。
获得大赛一等奖的广东省选手,将按程序推荐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这也是广东省总工会首次在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技能大赛中授予选手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香港工会联合会、澳门工会联合总会、广州市总工会、深圳市总工会、东莞市总工会、中山市总工会等6个单位获评“优秀组织单位”。广州市代表队获团体一等奖,深圳市代表队获团体二等奖,中山市代表队获团体三等奖。
除了线城工匠英雄榜”网上点赞活动于10月19日正式开启,截至10月24日10时,共收获132万点赞。根据点赞排名,张发妙(中山)获粤菜厨艺项目最佳创意奖,杨晨(深圳)获人工智能应用项目最具智慧奖,余家欣(广州)获时尚造型设计项目最佳造型奖,王堃(深圳)获电商直播项目最佳人气奖。
在粤菜厨艺项目竞赛现场,来自11个地区和城市的33名选手分别带来冷拼、指定菜、自选菜3个菜品。后厨热火朝天,展示区冷拼造型新颖,自选菜既有传统又有创新。
此次获得一等奖的是来自广州酒家的邓穗生,他带来的冷盘《木棉》创意来自广州市的市花——木棉花。木棉花由胡萝卜雕刻而成,旁边的一座山则是用蛋皮裹住鱼肉再切开,一层一层手工叠制而成。自选菜《圆润伴琵琶》则由梅菜扣肉演变而来,将油润的猪肉与客家梅菜干相结合,内里填上糯米,口感Q弹。
“比赛过程中有很多的不确定性,需要很强的专注力和抗压能力,这些都在比赛中得到了锻炼。”邓穗生表示,此次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离不开平时工作中的沉淀,也离不开他对于每一场比赛的用心对待。“厨师平时被叫做‘火上的舞者’,每一道菜的制作都会经过一百遍、一千遍的练习。在参加比赛前,我们还会写一份计划书,详细列出菜品和菜式,并且接受团队训练。”
邓穗生工作已有20年,这是他第一次参加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技能大赛。他表示,广州酒家每个季度也会举办比赛,需要厨师根据时令创新打造特色菜品,排名前几名的菜式可以加入季节菜单。“未来我希望能有在更多、更大舞台比赛的机会,继续发扬工匠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来自澳门新葡京酒店的厨师郑志峰带来了《蝶恋花》这一作品,采用蛋黄糕、火腿、青瓜、紫菜蛋卷等食材点缀出蝴蝶的形状;自选菜则带来他在酒店的熟手菜《珊瑚龙虾》。
“这次比赛的三个环节分别考核了厨师不同维度的能力。”郑志峰展开道,虽然只是简单的香滑鲈鱼球,却很检验厨师的基本功。比如要保证鲈鱼球的色泽洁白,还要注意勾芡后碟子里不要有水。“这些都是有标准的。”
来自的厨师吴军拥有三十几年从业经历,他所带来的冷盘作品《一马当先》使用了虾、柚子、牛油果、冬菇、脆米等12种食材。由于香港的赛马比较出名,所以选择了“马”这一意象,马的旁边是一个“绣球”,周边的花草营造出欣欣向荣的氛围。
除了冷盘比赛之外,各地参赛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一道菜。吴军带来的是《葱油马头鱼》,主要材料是他专门从香港带到广州的。“这次比赛的参赛者非常用心,花费很长时间准备,感觉大家的作品都精致好看。”在香港,吴军时常参加国际性的比赛,此次来到广州,他也感受到内地城市与香港的差异。“香港的生活节奏比较快,一个厨师要负责很多流程,而内地的厨房每个人可能只负责几个环节,所以在冷盘这类对单一技能要求比较高的项目上,能够明显感受到差距。”
“这次参赛的目的不是拿奖三亿体育,而是抱着尊重观摩的态度相互交流学习、共同进步。”吴军笑道。
“近年来内地的食材越来越丰富、食品质量也很好,甚至看到用机器人做的炒饭,我们也想通过此次竞赛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厨师们多多交流学习。”香港饮食业职工总会主席林千国也表示。
电商直播项目竞赛现场,30个主播拿起同一个产品,向镜头前的观众推荐,其中就有来自澳门的两位选手黄婷和庄君泳。
前几年待业在家的庄君泳接触到澳门新大陆全球购跨境电商平台后,果断进入电商直播行业。“澳门的电商直播产业发展没有内地那么迅猛,很多本地人会到内地学习电商文化。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内地参加电商直播竞赛,认识到不少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优秀人才。”
“澳门本身就是一个购物天堂,只不过之前我们是通过线下面对面的交流进行服务,直播要隔着屏幕激起消费者购买的欲望,促使对方下单。”庄君泳认为,这需要主播不断打磨话术,更精准有力地引导消费者。
“现在不管是商场还是小门店三亿体育,都会自己开直播带货,电商直播已经嵌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黄婷认为,电商直播改变了传统一对一的线下销售模式,为销售人员带来更多机遇。但随着消费者愈加成熟,主播也需要更真诚地挖掘消费者的需求,突出产品特点、品质保障和价格优势,让消费者更信任。
“第一次来内地参加竞赛,感觉到‘藏龙卧虎’,也会发现自己在实战经验、理论学习上的不足。”黄婷表示,在此次大赛中,她第一次接触助农领域。“作为一个主播,不仅仅要熟悉自己的赛道,还要拓展认知,多学习其他赛道的知识,这样才能成为一名综合型选手。”
“看到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同台竞技,能感受到不同的城市的差异。”来自澳门的电商直播项目裁判单靖宇从事电商行业近二十年,曾在广州美妆行业深耕,后回到澳门。“直播电商在澳门属于新兴行业,这次有机会跟大湾区的强手一起学习,也增加了参赛选手的知识面和丰富度。”
“比赛的讲解产品都是随机抽取的,对选手来说是一个不错的试炼。”单靖宇介绍,比赛环节包括理论知识、实操技能、现场直播带货等部分,非常贴近电商直播的运营逻辑。
赛场中,还不乏00后的身影。获得时尚造型设计项目一等奖的余家欣来自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也是一名“00后”选手。
“准备期间我基本上很少休息,一般都在练习画图、设计。这次获得比赛的一等奖,我非常激动,感觉长期训练得到了回报。”余家欣透露,在此次比赛前,广州市代表队花了3个月的时间进行准备,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训练、互相学习。
小时候受从事服装行业的父亲影响,余家欣选择了服装设计方向,逐渐培养起对服装设计的兴趣。2019年,她开始接触服装设计类竞赛,经过社会实践和长期的练习,她获得广东省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金牌,并留校成为一名老师。
“学校比较适合我的性格和发展规划三亿体育。一方面,可以学习汲取在校老师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参加技能竞赛,与社会各界人士交流学习,了解他们的工作经验。”余家欣表示,日常她也会结合自己的比赛经验,将比赛的规则、规范结合到平时的教学中,培养时尚造型设计“新生代”,进一步传承工匠精神。
来自广州电信IT及业务支持中心的戴亨玮是个“00后”,曾获得广州市“羊城工匠”第九届产业人员职业技能竞赛人工智能训练师赛道唯一金奖,也在此次大赛中获得三等奖。
戴亨玮大学学的是软件开发专业,却因为对人工智能的兴趣自学AI技术,参加人工智能相关的竞赛,积累了不少经验。“因为竞赛在当时很小众,不少是个人参赛,从工程代码构建、场景应用到最后的PPT都要一个人搞定。”他回忆道,刚开始竞赛时,他在全球2000个队伍中排第50,一年之后上升到了前10名,现在排到第1名。
“我从竞赛中接触前沿技术,再通过工作的场景验证技术的落地效果,两者相互促进。”戴亨玮表示,日常他也会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竞赛,并且研读一些前沿研究相关的论文,加深自己对技术的理解。
“在本次比赛中我也看到不少其他行业的优秀AI应用技术和落地案例,也通过挑战AI难题打磨自身技术,受益匪浅。”戴亨玮说,希望每个参赛者一起支持开源共享的氛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