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亿体育时尚和艺术之间永远充满着暧昧和激情,他们互相汲取着创作的灵感而向世人展示着一件件充满诱惑和思考的作品···
神秘的时尚圈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魅力,让设计师们每一处的精彩修饰与装点都藏匿着时尚小心思。
有人说“艺术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学问”,但艺术俯下身回归生活三亿体育,生活又是什么样子的?
服装设计就是一个生活与艺术的高度结合体,原本带着的神秘色彩也因为艺术留学的逐步大众化,与普通人拉近了距离。
今天小A专访到ACG服装专业王牌导师,看看从独立设计师到服装专业导师她的心路历程,看看她怎么讲述服装专业的内核及什么样的学生及作品备受顶尖服装院校的青睐~
服装设计(男、女装)、面料(针织、印花;本科)/时尚传媒类fashion journalism
李老师您好,采访开始,您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和你认为的服装设计是怎样的?
我是从国内艺考考入的东华大学,然后大二的时候选择了休学,申请到了伦敦时装学院,从预科开始读起一起到硕士毕业,学的是男装,当然后来机缘巧合又读了一个时尚新闻MA。
在我看来服装设计一直要强调“温度”这个概念,这个专业是有一定人文关怀成分在的,越往后学越会觉得创意是每个才华横溢的人都必备的,但是真正要能够做好、做到被人记住,还是要从服装与人的关系本身出发。
服装设计师被需要,首先是因为人们有需求,对美的需求,对力量的需求,对舒适的需求等等,人的需求在进化,而服装设计本身也要跟上这种进化,才能不被淘汰。
其实去英国留学是高中的时候就开始准备的,但是后来非常遗憾的是,高中毕业的时候不满十六岁上不了预科,还要在那边安排监护人啥的太麻烦了,就在国内先读了大学,扛过了那个年龄限制。但是也是这两年的经历吧,让我对国内外的设计思路的差异有了一定的概念。(仅个人观念噢~)
跟着国内的专业老师做项目或者结课交作业的时候,通常的思路就是快速调研,有个大概十张图片就会让你出草图,然后在草图阶段带着你天马行空的改,让设计更“好看”三亿体育。
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这个“好看”的来源,甚至说是这个设计本身的来源,都是一个从2D直接变成2D的过程,缺乏3D的实验性。
而国内呢,技术和设计方面是全面脱节的,技术是纯技术,设计是纯设计,这两者之间,我们通过教学也会发现,国内的本专业学生很难让这两件事情在脑子里产生联系,用技术辅助设计转化,用立裁实验找设计灵感,这个对他们来说太难了。这一点上北服实验班的学生相对要好一些,而且我们也看到近两年,国内高校也做了非常多的努力,在设计思路的教学上有了很大突破三亿体育,这个现象在慢慢变好。
最开始的时候学生,包括我自己在求学的早期,特别容易被抽象的概念吸引,这个主要来源于对人的多样性本身的认知缺失。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十个学生里九个在首次课的时候会跟你说,老师我要做早恋,我要做抑郁症,我要做精神分裂。但是最后在他们的表述里,这件事情本身与他们无关,既不是身边的人,也不是身边的故事,甚至说他们对这个一无所知,但是听起来“个性”。
最容易突破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多看艺术家的作品,感知他们对于身边细微所见的“感知力”和充沛的情感,以及这种情感具象化的过程。学会从身边寻找灵感,“模仿”灵感的诞生,当然,这个过程也是艺术家调研的过程啦,可以放到作品集里的哟。
我最喜欢的设计师是英国的男装设计师Craig Green,他其实也是我说的,喜欢从艺术作品里寻找灵感的典型代表三亿体育。
从创立服装品牌到国际艺术教育导师的角色转变,你觉得这个过程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独立设计师现在听上去是一个特别火爆的名字,自由又高级。但是其实刚毕业那两年不是这样的,就跟一个包工头一样,早起下工厂和面料市场,天黑了开始沉思明天要怎么活下去。
当老师其实是一个机缘巧合的事,面对学生最需要的是耐心,平和的心态,其次就是如同百科的飞速旋转的大脑。学生每天的问题千奇百怪,一个人面对四五十个项目的推进,上课的时候给学生输出新的概念,下班之后就要到处查工艺、看展、找面料……及时输入,其实更累一些,但是感觉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意义。
首先我给所有学生的建议是,找到一个idol,不是追星那种,就是你要有一个在服装设计领域内的目标,你喜欢什么样的风格,想要做什么样的尝试。因为大多数学生在接触这个专业的时候都处于看什么都新鲜、都想要的阶段,但这样的事不行的,我们要给每个阶段寻找一个目标,途径有很多种。
比如说经验丰富的老师会给到方向。我在读预科的时候,因为是艺考生出身嘛,画功相对比纯天然的要好那么一些些,当时教我们绘画基础课的老师就跟我说,你可以回去看一下哪个插画家的作品,你们对块面关系和材料这块有点像。放学之后我就回家查了一下,果然,那个风格我就很喜欢,然后就会开始研究他这个线条,怎么个粗细变换,怎么个用法用色,怎么去强调这个衣着的风格,很有用,一直到毕业我都在延续那个手绘的方向。
再一个就是要学会自主调研,尤其是sketchbook这个东西,在这几年线上面试逐渐成为主流的年代里,无限的被弱化,这就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于拼贴,就只是拼+贴,用胶棒,so easy!哇塞哪有那么简单兄弟,拼贴最重要的还是对素材的一个整理,有效的信息用视觉语言去表达。
视觉语言,就是你找的图,你拍的图,你画的画,你捏的纸膜,你……等等三亿体育,这东西最不可缺少的就是“你”的参与,所以如何把他们组合,并用拼贴的技法完成页面布局,并且凸显出氛围和设计感,无数的先驱有着无数的方法,学会看,然后学会用,这个是一个自主的过程,光靠老师拎着鞭子抽是没用的。
最简单的例子,当你觉得这张拼贴在表达被困在房间里的女性蜷缩的姿态,那这个背景是不是可以贴一张墙纸来丰富气氛,那这张墙纸的来源是需要买的,光靠老师说这里你可以买一张墙纸,下次换到别的手法还是被动接受的过程,那永远都是牵线木偶,老师的嘴牵你的腿。
要学会倾听,学生的特点恰恰就是他们的作品风格,要学会信任他们,然后推动他们发扬自己的特点。
在这里唯一要强调的共性就是自主,就像上面说到的,作品集课程的构架和别的素质教育不太一样,它每一节课都建构在前一节课的作业上,我们总用作业这个词来形容留给学生完成的作品集进度,其实是不够重要的。
我们应该告诉学生,你今天要回去完成的内容是作品集的5%,下次我们要完成的是10%,如果你没有这5%,你也就没有那10%。
真的是巧合。我毕业之后,原来的同学在上海acg当老师,等了我好些年,终于把我等成了同事,当然隔着四百多公里,云同事。
刚毕业的时候在品牌打工,然后又去做品牌,同时还去了杂志社做时装编辑,每一次工作其实都是从助理开始做起,慢慢熬成设计师和编辑。但是这几个工作的特点其实都是,始终不自由。
我是一个理想化人格,明知道这个世界上可能没有绝对自由的工作,还是会努力寻找。所以尝试了很多,而且我们家上下四代都是老师,分布在大中小幼儿园等等需要园丁的角落,最后我就很宿命感的成为了其中一员。
去年带了一个转专业的研究生,在申请前一个月的时候,把所有的sample都丢了。当时整个人都找疯了,整整一大袋子,学生问我,我问学生,最后的结果就是没有了。
我都快窒息了,结果学生坐在那个小亭子里跟我说老师没关系,我重来。然后白天黑夜,每一次我路过那个小屋子的时候,她就坐在那特别冷静的拿着钩针吭哧吭哧的勾,跟个圣母像似的。要知道,这个学生是申请面料和服装双专业的,sample相当于基建。
那一刻我就特别想哭。最后她被RCA录了,晚上她给我发offer,我趴在被窝里哭了半宿,我觉得她太苦了。
成功这条路对每个前行的人来说难易程度都不太一样,但是唯有一条路是一样的,就是被龙甩到地上的勇士总是要披荆斩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