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亿体育江苏是纺织服装大省,品牌服装家纺产业一直是江苏具有较强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在促消费、稳就业、保增长、稳出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面对愈发严峻的出口形势,江苏品牌服装家纺,必须找到新的优势所在。
设计,是产业链的上游、“微笑曲线”的起点。通过做强设计环节,助力品牌服装家纺产业链创新蝶变,实现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正是纺织服装大省树立新优势的关键所在。连日来,记者走访省内多家品牌服装、品牌家纺企业,探看设计如何为产业链赋能。
在一套名为“Style3D”的系统里点击“切换面料”,以3D廓形呈现的服装立马就“换了皮肤”,屏幕上面料垂感、花型、肌理清晰可见,仿线%,基本不存在色差,面料成分、克重等属性也一一展示……
在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的江苏舜天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研发中心,公司总经理助理、设计研发中心负责人刘佳琦,为记者演示了应用数字化进行定制设计的场景,“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师只用打开面料库点击鼠标,就能实现一键切换面料,实现‘私人定制’”。
随着技术的发展,制造企业尤其是纺织服装企业,纷纷进行“智改数转”,搭建起数字化设计平台,提高研发数字化水平,效果显而易见——“以前,外贸成衣生产实际上要提前半年,因为要经过五六轮样衣沟通。应用3D设计,可以将周期缩短到几个小时,两三天就能和客户达成成衣共识。”刘佳琦感慨说。
“品牌服装的设计需要讲究个性化,一方面是要对消费者群体进行细分,针对性了解服装场景、风格、性能,另一方面是对产品细分,利用数字平台的版型库、面料库、廓形库,更好地设计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服装。”刘佳琦说。
当前,纺织服装行业绿色环保的需求越来越高。在江苏恒田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一件“种出来的衣服”,它采用玉米秸秆制成的聚乳酸材料制作,可在一定温度和稳定环境下实现自然降解,彻底告别环境污染。“我们利用再生技术、原液染色技术、可降解技术实现了可持续面料的研发。”公司设计部经理董传利介绍,自2016年以来,该企业累计采购3000多吨再生纱线亿个塑料瓶,相当于减少12700吨的碳排放,节约18800吨水。
“设计三亿体育,归根结底要基于消费者需求,通过深挖需求,将其转化为产品。如何持续有力满足消费者动态需求,是纺织服装产业面临的持续挑战,也是做强设计研发环节、实现‘设计变现’的关键。”江苏苏美达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桢钢说。
江南大学服装设计与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沈雷介绍,在2020年疫情后的三年时间里,不少服装企业出现营收和利润额的下跌,与之对应的是,更多企业在持续增加专职研发人员数量,加大设计研发费用的投入。“针对服装企业的困境,自主进行研发和设计,寻求服装的独特性设计,成为企业的逆境求生之法。”沈雷说。
可以看出,在品牌服装家纺领域,创意设计,直接决定着产品销量,成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2010年左右,中国出口的纺织服装产业规模占全球约65%,但利润只占全球10%;2020年时,产业规模降到55%,但利润却提升至20%。归根结底是我国服装行业设计环节提升了,原创程度更高,附加值也更高了。
2022年,全省品牌服装家纺产业链(按照纺纱织造、服装制造等口径)营业收入达6581亿元,占全国比重16.2%;生产服装21.5亿件,占全国比重10%;家纺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50%,其中床上用品占全球近60%。
尽管优势还在,但品牌服装家纺产业链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短板,特别是创意设计环节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市场认同度还不够高。
采访中,记者听到一个故事——“疫情期间,有个客户就把公司的订单取消了,我们问他为什么取消,他说他指定的是美国的面料,现在疫情期间美国面料到不了中国,所以只能取消。但其实他们指定的美国公司的面料,也是我们国内设计和研发的。之所以他们不认我们国内的面料企业,就是因为很长时间里,我们的产品都是模仿和贴牌。”
这也是江苏纺织服装产业现有问题的缩影。省工信厅调研显示,目前不少服装家纺企业仍以贴牌代加工为主,客户提供什么版型样式就生产什么,自主设计驱动力不足,服装面料、色彩、流行趋势等创意设计和个性化定制环节有所欠缺,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此外三亿体育,设计平台、设计工具库、知识库等创意设计手段的开发和应用还不能满足企业和机构的需求。
“从产品的角度,家纺设计分为几大类:第一类是面料材质的设计;第二类是花型、花纹、颜色的设计;第三类是包装设计。”黄桢钢说,围绕着这三大类设计需求,对专业型、复合型人才也提出新要求:不仅需要懂全流程的专业性人才,将需求转化到产品中,还需要懂沟通的人才,从最前端的市场调研到产品打造再到营销方案的制定三亿体育,需要整个链条上所有的团队去努力,这也要求设计人员要有团队协作能力。
在产教结合方面,不少企业反映,目前3D技术在服装上应用上的教学还不够普及,对于服装设计的教学不够前沿,“一方面,很多服装设计人才面临就业难题,不少院校开始取消服装设计专业;另一方面,我们企业又很缺服装设计人员,尤其是懂3D和数字化软件的设计人员。有时候从学校招聘的人员,进入企业还要花上很长一段时间培养,并不能实现精准的无缝衔接。”一家企业负责人说。
“作为服装企业,我们期待更高层次的‘整合’,将独立的设计师、面料厂商、生产厂商、高校聚合起来,将散落的能力连起来,形成更大的平台,将整个服装设计的价值链打通。”刘佳琦直言,设计师没法开发软件、研发面料,但是设计师却能够更直观地了解需求,给其他端提供相应的反馈和改进建议。
在企业端,江苏舜天等企业正积极促进企业与相关高校的产教融合,聘请行业协会、高校等专家担任顾问,与南艺、金科、南传等专业院校展开企校合作,开发数字化设计的教学方案,培养更多的数字化设计人才,并积极申报教育部产教融合项目。
省内多所服装纺织类高校院所也着手构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体。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院院长徐雪漫介绍,学院将通过共建具有产业特色的教学实践基地、指导学生参观考察、岗位实习,引入企业新品研发项目,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典型生产案例纳入教学内容,创新校企合作项目班三亿体育,人才培养定制班,全方面打造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为各方“牵线搭桥”,省服装协会会长龚慧娟介绍,今年以来,协会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业调研,举办江苏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产业集群大会,开展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进行江苏省纺织服装企业服装人才需求的专题调研并生成报告发布,首次开展了2023年江苏省服装品牌竞争力评价工作,举办供应链大会、设计师与面料对接会,组织江苏省十佳服装设计师评选、服装院校设计大赛等,助力全行业设计创新能力的提升。
让设计赋能品牌服装家纺产业链,正在愈发被重视。7月28日,江苏省创意设计赋能服装家纺产业链活动在无锡举行,省内相关院校、创意设计机构、服装家纺企业纷纷发布创意设计供需清单,当天19个合作意向项目签约。
记者了解到,去年9月,江苏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全省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要推动中小企业瞄准面料三亿体育、纱线、装备等细分市场专注创新能力与管理能力提升,推动纺织服装领域数字化设计平台建设,到2025年底,全省培育40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未来,江苏将以创意设计工作为重要抓手,赋能品牌服装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运用数字化技术提升创意设计赋能水平,引导服装家纺外贸企业通过建设创意设计部门或与设计机构、设计师等开展合作,推动企业、设计机构与材料供应商、科研院所开展供需对接,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省工信厅消费品工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