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亿体育——内衣家居服产业成广东汕头市潮南区亮丽名片
在我国,许多人不知道,40%的女性内衣和80%的家居服产自广东汕头市潮南区。
因此,说起内衣家居服产业,不能不说潮南。
潮南区内衣家居服装产业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民间基础,拥有“百载商埠”的美誉。上世纪初,潮南开始出现集剪、裁、缝于一体的手工作坊。到了上世纪中叶,随着香港贸易关系的密切发展,峡山镇成为布料、成衣集散地。改革开放后,潮南内衣家居服装产业从“三来一补”服装加工起步,带动城乡纺织产业的异军突起。潮南区作为内衣家居产业主要集聚区,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经过60多年的发展,潮南现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纺织服装生产企业最密集的家居服装、内衣和内衣面辅料及其配件原产地之一,成为全国最大的内衣家居服装聚集区。目前,内衣家居服装共有相关生产企业3000家左右,其中上规模企业300家左右,2014年总产值265.5亿元左右。
近年来,潮南区委、区政府着眼产业发展未来,认真分析“经济总量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三亿体育,如何提升经济发展的运行质量,如何提升服装产业的整体素质和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发现了阻碍服装产业发展的三大问题:
一是缺乏高素质人才。近几年来,由于周边地区的竞争加大,不少企业高素质、高层次的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流失,熟练纺织工人已经比较紧缺,产业工人队伍年龄结构老化,都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
二是成本不断上升。近年来,由于内衣家居服产业对于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在原材料购进和检测方面付出的成本加大,加上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涨,企业总成本明显上升,发展压力较大。
三是产品附加值低。现潮南区域内部分企业仍以OEM、来料加工方式为主,利润空间狭小,产业的销售平均利税率不足5%,产品附加值低。
三大问题,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如何突围,成为政府与企业共同思考的课题。
为此,近年来,潮南区以“抓质量、创品牌、勇创新、促发展”为区域品牌建设理念,在质量强区、品牌和标准化战略的引领及带动下,服装产业依靠自主研发,走创新之路,迅速成长为我国服装产业集聚区最具影响力的区域品牌,已发展成为引领内衣家居服装产业不断持续发展的产业基地。
近日,随着质检总局正式批准潮南区筹建“全国服装(内衣家居服)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成为粤东地区首个获准筹建的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也是该区继“中国内衣家居服装名城”、“广东省服装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产业集群”后获得的又一“金字招牌”,将进一步推动使昨天的传统产业,上升为了今天的“新兴”产业。
在潮南,内衣家居服装有着产业发展规模“大”之称。
目前,全区现有内衣家居服装生产企业3074家,纺织、针织、印染、印刷及销售等上下游经营单位7000余家,从业人员9.39万人。如今,潮南女性内衣产量约占全国的40%,家居服装产量约占全国的80%,面辅料产品产量约占全国的35%,全区内衣家居服装总产量已占据全国半壁江山,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市场,产业规模在全国主要的内衣家居服产业集群中居于首位。
2011年,潮南区委、政府经过深思熟虑,果断制定了“质量强区”的发展战略,决定通过实施“质量强区”,致力于引导传统产业依靠科技创新,进行优化升级,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大质量”工作机制,构建质量共治新格局。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的质量强区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部署落实相关工作任务,有力推动质量强区工作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通过落实责任,明确质量强区工作方向及工作重点。对各领导小组成员各项工作进行细化对照,实现任务到户,责任到人。与此同时,加强顶层设计,制定辖区五大支柱产业发展规划。以内衣家居服装产业为突破口,围绕建设国内重要的轻工特色产业基地的目标,做好支柱产业发展规划,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提高传统产业产品研发、生产和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改造和提升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努力推进特色经济产业化、集群化、高端化。
尤其是出台的《汕头市潮南区开展质量强区活动的工作意见》明确提出五个措施:一是加大对品牌工作的政策扶持,制定出台潮南区政府质量奖励制度。二是建立质量工作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切实保障质量强区活动经费投入,重点加大对国家级质检中心等检测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三是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对技术标准、名牌培育等方面的投入三亿体育,形成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四是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对符合政府采购政策的省级以上名牌产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目录。五是鼓励银行、保险和担保机构加大对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
五个措施,使潮南区逐渐形成了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各负其责的质量工作机制,始终把主导产业三亿体育、主导产品作为质量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加强对重点镇区、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质量工作指导和服务,同时,有针对性地对服装产业加强规范生产经营秩序,逐步建立起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产品上档次、上水平,从而带动产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在质量强区大环境的影响下,一批企业的质量意识发生了质的飞跃。例如“美标”公司将严格的质量运行和监管体系、质量指标和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环节和每一名员工身上。为树立全员质量意识,使每个员工都将质量的责任要牢记心中,采用不同等级和不同的形式来宣贯企业的质量的理念、标准和检测控制技能。当质量与产量发生矛盾时,坚持义无反顾的选择质量第一;当质量与成本控制发生矛盾时,坚持依然选择质量第一。
在“质量强区”的引领下,潮南区将质量工作融入改革发展大局三亿体育,着力构建政府推动,政策带动,商会助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诚信拉动的大质量工作格局,充分发挥质量工作助推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作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
名牌产品被称为产地名片,城市依托名牌在展示经济活力的同时,更大程度上提升了城市的形象。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由于大多数服装企业仍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环节,技术水平不高,面临着越来越严竣的资源约束、环境压力和区域竞争压力,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使得潮南服装产业原先得天独厚的优势变得越来越不明显。
在潮南,由众多密集的服装企业形成了产业集群,但是一度有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却寥寥无几。这种状况被潮南人称之为“只见星星,不见月亮。”
潮南区委、政府认识到,产业的竞争就是名牌集群的竞争,只有打造更多的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才能支撑“品牌潮南”。为此,潮南区政府为大力支持企业争创名牌,出台一系列优惠措施,鼓励企业走品牌发展之路,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2011年,潮南区政府为打造潮南这张“名片”,在出台的《汕头市潮南区开展质量强区活动的工作意见》中,加大了对品牌工作的政策扶持。一方面,通过制定出台潮南区政府质量奖励制度,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名牌培育等方面的投入,形成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另一方面,通过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对符合政府采购政策的省级以上名牌产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目录,鼓励银行、保险和担保机构加大对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此举,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造月工程”来抓,为“质量强区”注入新的活力。
在质监部门,为引导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加大了服务力度。潮南区质监局把加强质量管理、打造名牌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将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作为重点名牌培育对象,全力动员,提高企业争创名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省名牌产品(工业类)评价目录和评价体系出台之后,深入企业调研,多方面综合分析,选定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作为重点推荐对象。积极帮扶企业做好名牌申报工作,实行一对一的辅导,为企业争创名牌提供政策解读、技术指导、沟通协调等全方位服务。协调税务、统计、环保等职能部门为企业争创名牌开通“绿色通道”,协调解决申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名牌申报的各项手续。
在工商部门,为大力开展“名标”工程,双管齐下打造地方名片。积极引导纺织服装企业运用商标策略,提升品牌附加值,不断开拓市场。在企业争创国家“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等的基础上,又全力引导产业集群打造公共区域品牌。目前“陈店文胸”区域品牌已成功注册,潮南袜业、潮南服装面料等公共区域品牌在抓紧培育中。通过公共区域品牌的引领,使同行企业加强竞合,抱团发展,进一步拉动产业品质整体提升,通过树立区域品牌擦亮地方名片。
在品牌宣传中,潮南区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注重品牌宣传,多形式多渠道举办名牌产品推介活动。区质监局、工商局等职能部门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站、政务微博等载体,同时通过举办质量月“3.15”消费者权益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活动,向辖区内企业宣传品牌建设的意义,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名牌创建活动,提高品牌运营能力,强化品牌保护意识,营造社会尊重名牌、企业珍惜名牌、群众维护名牌的良好氛围,为名牌推进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品牌保护中,潮南区高举打假治劣旗帜,严厉查处质量违法行为,有力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在2012年“三打两建”打假专项行动中,全区加强组织领导,突出整治重点,加大追刑力度,严惩犯罪行为,推进了打假专项行动的纵深开展,保护了知识产权和企业的合法权益,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促进了经济健康发展。
通过上述措施,加大了自主品牌建设力度,使“潮南内衣家居服”区域品牌形象逐步形成。目前,潮南已经成为内衣家居服装品牌企业集聚区、高端制造领跑区、产业转型升级标杆区、产业价值链延伸拓展示范区和绿色发展先行区。首先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为引导的品牌强企工作,加强了品牌宣传和推广的力度。其次是通过加强终端品牌产品营销网络建设,实现了区域品牌与产业品牌、企业品牌的互动发展,内衣家居服装成为潮南的亮丽名片。
“产业集聚”是潮南服装产业的最大优势,产业兴则潮南兴。如何发挥服装“产业集聚”的优势,使产业进一步升级,是潮南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举措、促进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
产业链条配套“齐”。全区有近7000家专业从事各类纺织服装原材料、产品以及饰配件销售贸易的经营商铺,构成了较为完善的从原材料、辅料到产品的生产、销售产业链条。拥有17个服装贸易市场、6个原材料及辅料市场,众多零星分布的设备、饰配件市场,凡是内衣、家居服装生产所涉及的原材料及配件产品,均能在潮南进行一条龙采购。可以说,潮南内衣、家居服装从纱线到终端产品的完善产业链已形成,成为了全国著名的内衣、家居服装生产基地。
研发设计水平“高”三亿体育。一批纺织服装企业构建了新型产学研战略联盟,建立了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如广东金荣华实业有限公司建立的省、市级两级热转移印染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自主研发了获省科技厅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立项及产学研项目立项的“基于k-m理论的升华转移印花清洁生产技术”以及“锦纶织物转移印花关键技术开发”项目,有效地解决了纺织印染业节能减排降耗问题,提高了锦纶印花纺织品档次。广东康氏实业有限公司组建了潮汕花式刺绣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其研发的产品艺术价值与实用功能融合得体,独树一帜,形成了鲜明的“潮派”风格,赢得了相当的市场份额及海内外客户美誉。
潮南服装产业的这两大特点,为开展标准化战略提供了基础。
一是鼓励骨干企业积极参与各级标准制修订。通过坚持标准引领,鼓励品牌企业积极参与和主导制(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标准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如曼妮芬服装公司参与《文胸》等7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美标服饰公司参与国家标准《针织运动服规格》和行业标准《针织家居服》、《丝光棉针织面料》等7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被标委会授予“全国标准化先进企业”称号,被全国家居服专业委员会聘为“副会长单位”。与此同时,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通过采标促进企业优化升级。近年来,共有63家纺织服装生产企业74个产品获得“采标”认可证书。
二是支持龙头企业承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过组织有自身优势领域的企业积极申报承担国内TC/SC/WG(国家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秘书处的相关工作,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化活动。广东曼妮芬服装有限公司于2008年成功获批,成为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针织品分技术委员会文胸腹带工作组承担单位。
三是推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先进标准。通过引导企业抢抓机遇,努力推动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使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如“可调节文胸”是广东彩婷内衣实业有限公司的新产品,以该公司发明的新型专用测量底盘尺,对女性底盘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出的底盘数值,进行合理选择搭配的可调节文胸。目前尚未有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该公司积极主动地走技术创新转化为标准的道路,结合实际,同时修改采用美国材料和实验协会标准ASTMD4233—2001《妇女和女孩用针织和机织胸罩织物的标准性能规范》,制定并备案了企业标准Q/GDCT02—2012《可调节文胸》,为本地区生产加工该可调整文胸企业树立典范,该公司有计划将此标准申报为地方标准。
在标准化战略的引领下,在龙头企业带动下,潮南区服装企业借助标准的力量,即实现了企业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跨越,也确立在行业中的话语权,将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长期以来,潮南区将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用集约集聚培育发展传统产业,坚持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用品牌带动优化发展传统产业,不断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
通过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的创建,为潮南区产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伴随着“全国服装(内衣家居服)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的筹建,将使潮南服装区域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首先是通过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的幅射和带动作用,大力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品牌,带动产业集群发展,提升特色产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其次是通过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引领服装产业未来发展,把潮南打造升级版的“服装之都”,从而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推进产业强区进程。
在政策扶持方面,帮助企业积极争取上级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资金,实行跟踪服务,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争取上级的中小企业发展、科技创新、外向型民营企业等专项扶持资金。充分发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的土地效益,对急需增资扩产用地、科技创新企业用地、大型企业投资用地且符合园区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予以重点倾斜,优先安排产业转移园项目用地,大力清理整顿闲置土地,依法依规收回一批闲置土地,盘活一批已批未供集体建设用地。
在示范区建设方面,质监、经信、工商等10个职能部门,通过推进检测中心建设、举办政策咨询解读、中小企业投融资对接洽谈、技术推广和信息化应用等一系列活动,积极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公共服务。通过组织中小企业参加在东盟、南美、南非等新兴市场国家举办的国际性展览会、加强国际标准和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应对咨询,帮助中小企业加快开拓国际市场步伐。
一方面,为加快产业载体建设全面优化产业结构,潮南区政府投资100多亿元建设潮南纺织产业创新基地和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等产业载体:一是纺织产业创新基地,按粤东国际轻纺城、纺织服装行业公共服务平台、现代物流中心和轻纺服装企业总部基地四大部分进行建设,全面系统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形成纺织行业一体化商贸和服装企业一站式采购两大平台。二是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计划建设占地243余公顷,于2018年完工,为企业提供厂房、生产研发、节能环保技术服务、物流等综合配套。届时将把纺织印染企业转移入园区,进行集中治污、集中生产,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实现生态友好型发展。
另一方面,为打造区域品牌和国际品牌,借助创建全国服装产业(内衣家居服)知名品牌示范区的契机,依托峡山“中国家居服装名镇”、陈店“中国内衣名镇”、两英“中国针织名镇”等3个国家级专业镇的品牌效应,扶持企业创立品牌,打造一批在省内、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有影响的品牌,引导知名品牌做好深度开发,扩大品牌效应,把品牌的优势转化为行业优势和区域优势,吸引发展要素向潮南区聚集。
一个品牌就是一面旗帜。以品牌为龙头,带动产业新增长点的形成,以规模效应,带动相关配套产业,进而拉动全局。潮南将以创建“全国服装产业(内衣家居服)知名品牌示范区”为契机,引领服装产业未来发展,把潮南打造成升级版的“中国服装之都”。《中国质量报》